近日,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玻璃鋼等新材料、新能源漁船建設,推進漁船節能減排。加大遠洋漁船及船用設備更新改造力度,重點實施老舊遠洋漁船更新改造。
復材網評
復材網將通過舉辦船舶會議等方式,促進復合材料船舶的發展,為十四五規劃的貫徹落實出一份力。
1月 玻璃纖維助力冬奧:玻璃纖維頭盔
近日,由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一款高性能滑雪頭盔公開亮相。據悉,這款頭盔的技術來源于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的支持下,通過運用航天結構輕量化原理研發出了高防護性變剛度滑雪頭盔,用于冬奧裝備。

復材網評
這款玻璃纖維頭盔把航天技術應用到運動裝備中,將助力中國健兒在冬奧滑雪賽場上奪金。
1月 碳纖維助力冬奧:碳纖維車體雪車
1月,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一起向未來 冰雪場上的中國智造”對國產冬奧雪車進行了報道。欄目邀請了火箭院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的研制人員介紹了雪車的立項及研制過程,講述他們是如何在沒有見過真正雪車的情況下,怎樣一步步摸索、突破技術難點,制造出中國第一臺國產雪車,車體采用國產TG800宇航級碳纖維復合材料打造。

復材網評
這是中國航天科技與中國一汽聯合研發制造的首輛國產雪車,它為復合材料和體育帶來了未來無限的可能。期待碳纖維在體育領域實現更多實用。
1月 新年突現漲價潮 原材料大廠近百種產品齊漲
新年伊始,又一波漲價潮來襲。近期由于受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超過了企業所能承受的極限, 海外原料大廠紛紛上調產品售價!
DIC:環氧樹脂直接漲11000元/噸;東曹:PPS樹脂價格上調5334元/噸;可樂麗:上調異戊二烯相關化學品價格;昭和電工:上調氨類產品價格;巴斯夫:在全球范圍內提高采礦化學品價格;日本東麗:上調尼龍6/66纖維等價格……
復材網評
從“外漲內降”到“內外都漲”,許多業內人士對于近期國內原材料的價格走勢頗有震驚,大家預計的價格“穩中有降”的趨勢暫時沒有出現。面對能耗雙控、限電限產,還有疫情反撲、運輸受限,這樣的現狀在春節過后應該會有所改善。我們期待吧!
1月,我們的企業怎么樣?
雙一科技成功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培育庫

重慶國際復材長壽分公司年產15萬噸玻纖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開工

中國巨石榮獲2020年度浙江上市公司最佳內控獎

科思創將PC/PET材料用于智能機器人

吉林化纖原絲線、碳化線、預浸料線三個項目同時開車

上緯新材與羅姆化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省人大財經領導一行參觀調研諾伯特智能裝備

泰山玻纖鄒城公司6萬噸玻璃纖維電子紗池窯點火

中復神鷹與江蘇天鳥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中復神鷹萬噸碳纖維生產項目入選2021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中建材與沙特阿美合作創“非金屬材料創新中心”于京啟動

泰和新材全球首創智能纖維項目投產 打造新業務增長點

澳盛科技與中國石油簽署戰略協議

寶武碳業已完成上市輔導備案 擬于創業板IPO

山東格瑞德中標1.3億元玻璃鋼管道項目

中科新投年產全國最大50萬噸PBAT項目開工

安泰復材進口自動鋪帶機運抵常州 服務國產大飛機項目建設

金龍碳纖維新能源巴士交付海鹽公交

日本東麗開發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半導體電路打印新技術

奧升德尼龍樹脂產業鏈項目簽約

索爾維與Trillium共開發生物基丙烯腈bio-ACN用于碳纖維產品

赫氏(Hexcel)碳纖維預浸料桅桿完工 為更清潔的海洋運輸提供動力

復材網評
近期,工信部相繼印發了《“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制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試行)》等政策,推動復合材料企業發展,培育壯大復合材料產業,加速信息賦能,實現低碳循環,促進產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轉型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為推動制造強國建設,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1月 我們的終端應用領域怎么樣?
雙瑞風電獲簽18億風電葉片大單
全球海上風電量產機型進入11MW時代
金風科技中標波黑最大風電項目
喜訊!中國造船業時隔三年重奪世界第一
三冠王!中國船舶集團2021年交出亮眼成績單
威海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聯盟揭牌成立
復材網評
1月的風電領域,彭博新能源發布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3.4GW。其中,中國大陸新增10.8GW,占比80%。中國大陸之外,荷蘭排名第二,新增裝機容量1.13GW。據彭博新能源預測,到2035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將達到400GW,和2020年36GW的裝機相比增長11倍。中國大陸、英國、美國、德國、荷蘭將位居前五。
1月的船舶領域,據克拉克森1月2日初步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成交新船訂單量為1846艘4573萬修正總噸(CGT)。其中,中國承接了965艘2280萬CGT,以近50%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這是連續三年落后韓國之后,中國船企終于奪回世界第一寶座。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于1月16日公布了2021年造船行業全年的運行數據。數據顯示,2021年,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中國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實現了“十四五”的開門紅。2021年,我國有6家船舶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10強。其中,我國最大的船舶企業中國船舶集團,2021年三大造船指標首次全面超越韓國現代重工,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實現完工交付船舶206艘,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20.2%,實現新接訂單合同金額1301.5億元,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新紀錄。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助力船舶與海洋工程完成雙碳目標的歷史性任務,學習交流國內外船舶復合材料及制品的先進技術、前沿工藝與市場趨勢,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船艇分會與中國復材網定于2022年3月27-29日在廣東?珠海共同主辦“2022船舶復合材料應用高峰論壇暨新工藝·新材料·新應用工廠現場演示會”。復材網誠邀您蒞臨大會,共謀復合材料新未來!
回首過去一年,復材行業構建新格局邁出新步伐,復材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展望新的一年,我們繼續同舟共濟,攜手奮進,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作者/編輯 張華勇)
